洪深

1894—1955

发布时间:2023-08-23

洪深(1894—1955),字潜斋,又称浅哉,号伯骏,男,江苏武进人,祖籍安徽歙县,汉族,无党派人士,剧作家,中国话剧和电影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1916年赴美先后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哈佛大学求学。1934年9月至1936年3月,受聘任国立山东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一度代理系主任。后任教于国立中山大学、国立复旦大学和国立厦门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副局长、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曾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代表作有话剧《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电影《歌女红牡丹》《劫后桃花》等。

1912年秋,他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在校期间理工科成绩优秀,积极参与校内演剧活动,他以崂山的生活经历为题材创作了自己的首部剧作《卖梨人》,也是我国第一部有对白的独幕话剧。1916年9月,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读烧瓷工程专业。1919年4月,父亲洪述祖去世,他深感世态炎凉,在朋友的建议下决心研究戏剧,遂转入哈佛大学戏剧系,成为该校戏剧专业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1922年春,洪深回国后任私立复旦大学和国立暨南大学教授。1923年7月,他加入戏剧协社,倡导男女合演,首开话剧新风。1924年5月,洪深编剧的四幕话剧《少奶奶的扇子》在上海引起轰动,为话剧舞台艺术建立了正规的导演和排演制度,同年加入明星电影公司。1928年4月,他与田汉、欧阳予倩等人聚餐时提议以“话剧”命名当前的戏剧艺术。中国话剧从此定名。

1930年是洪深人生中的关键一年,2月,上海上映辱华电影,洪深上台怒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声援,徐悲鸿写信慰问,赞其“尚勇知耻,壮士之行”。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经介绍加入。同年,国民党白色恐怖愈演愈烈,洪深被捕后获保释放。1930年至1934年是洪深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他把目光投向劳苦农民和民族危机,创作出“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和《青龙潭》,以及批判帝国主义的艺术代表作《劫后桃花》。1931年3月,洪深编剧的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为中国有声电影事业开辟了道路。1934年,赴国立山东大学任外国文学系教授,任教国立山大一年多的时间里,教学之余,洪深笔耕不倦,创作《我的“失地”》等多篇散文,出版《电影戏剧表演术》和《电影术语词典》等多种著作,编写《基本汉字》以及民俗研究《山东五更调》,创作话剧《汉宫秋》《门以内》《多年的媳妇》等。1935年暑期,洪深和王余杞、王统照、王亚平、老舍、杜宇、李同愈、吴伯箫、孟超、赵少侯、臧克家、刘西蒙共12人共同编辑《避暑录话》周刊,附《青岛民报》刊发。卢沟桥事变当月,洪深参与联合导演了三幕剧《保卫卢沟桥》,轰动上海;8月赴南京导演了话剧《卢沟桥》,1938年3月,受邀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科长,同年参加国民党文艺界座谈会时当面驳斥汪精卫悲观亡国论。新中国成立后,洪深历任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和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为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事业尽心竭力。1954年12月,任中国文化代表团团长,率队访问民主德国、匈牙利和波兰。1955年1月,在率团访问波兰途中查出肺癌晚期,周恩来总理召他回国,但他坚持完成工作后才回国。4月,与梅兰芳和周信芳同台演出《审头刺汤》,以此作为告别舞台的表演。


发布者: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