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

1902—1979

发布时间:2023-08-22

童第周(1902—1979),字蔚孙,男,浙江鄞县人,汉族,民盟盟员、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创始人之一。1927年毕业于私立复旦大学。1934年获比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至1938年3月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后任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同济大学、私立复旦大学教授。1946年起,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兼动物学系主任、校务委员等。1951年起,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6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先后任生物学地学部副主任、生物学部主任。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任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民盟青岛市第一、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等职。

在国立山东大学,童第周致力于学术研究。1936年11月,生物学系海产生物研究室成立,至1937年3月,海产生物研究室成立近5个月时,他与夫人叶毓芬合作完成的《双头青蛙之研究》发表于《中国实验生物学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37年1月11日,童第周在学校总理纪念周师生集会上作题为《民族复兴与人种改良》的报告,1947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国立山东大学规划设置海洋学系并附设海洋研究所,4月24日童第周受聘任海洋研究所所长。1948年2月,他由学校推荐、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赴耶鲁大学等讲学研究,为期一年;3月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9年3月回国,10月26日他与曾呈奎联名致信中国科学院筹建人员陶孟和、竺可桢,建议成立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获得批准。

1951年3月,国立山东大学与华东大学合并,定名为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党委书记,他与陆侃如任副校长。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主持的许多课题,如对虾、海带、紫菜、贻贝、扇贝的人工养殖,船蛆、藤壶等船舶害虫的防治等,都与社会生产密切结合,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1951年5月,主持创办了《山东大学学报》(季刊),同年8月学报第一期出版。《山东大学学报》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最早的高校学报,后来成为全国性综合刊物。在童第周大力倡导下,自1952年起,学校建立每年校庆要举行学术报告会的制度,掀起科学研究的高潮。童第周的文昌鱼研究始于任教国立山东大学时期。1935年,童第周在青岛海滨寻找、研究海鞘过程中意外发现文昌鱼,成为继私立厦门大学美籍教授赖特(S.F.Light)1923年在厦门发现文昌鱼之后第二个在中国沿海发现文昌鱼的学者。他为鱼类的胚胎发育能力和细胞遗传的研究作出贡献。70年代,他与美籍华人科学家牛满江教授合作进行关于核酸对鱼类发育和性状影响的研究,利用鲫鱼的遗传基因,成功克隆出单尾金鱼,被科学界称之为“童鱼”,他也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1978年2月,童第周当选为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3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童第周提出有必要建立一个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所。在他逝世后的翌年7月,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举行奠基仪式。这为后来我国迅速发展的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发布者:薛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