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

1907—1998

发布时间:2023-08-24

王淦昌(1907—1998),男,江苏常熟人,汉族,九三学社社员、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1925年考入清华学校物理学系。1930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193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3月至1936年8月,受聘任国立山东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后任国立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兼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等。著有《关于在有奇异粒子参加时强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问题》《准分子KrF和XeF强激光》等,辑有《王淦昌论文选集》《王淦昌全集》等。

1934年3月,经叶企孙教授推荐,回国不久的王淦昌受聘任国立山东大学物理学系教授,讲授近代物理选读和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王淦昌负责近代物理教学,物理学系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实验设备和硬件建设方面也有了较大发展,到1934年底已经建成普通物理实验室、物性实验室、电学实验室、无线电实验室、光学实验室和近代物理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1935年系里还建设了一所工厂,专供修理及自制实验仪器设备之用。1950年4月,王淦昌由浙江大学奉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后任副所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此后担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协第二届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第一届理事长、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等职务。王淦昌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他早期提出了通过轻原子核俘获K壳层电子释放中微子时产生的反冲中微子的创造性实验方法,领导了首次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1964年与国外同时独立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设想并用实验予以证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为彰显王淦昌在核物理、宇宙线、粒子物理以及在核武器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1999年4月,中国物理学会设立“王淦昌物理奖”;9月,他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3年9月,国家天文台将1997年发现的小行星(国际永久编号为14588)正式命名为“王淦昌星”。


发布者:王晓霞